人人公益3小時 阿里巴巴員工4年半做逾115萬小時公益

社會研究不時引用「1萬小時定律」分析群眾行為,若一家企業的全體員工用超過115萬小時做同一件事,又會有怎樣的聚合效應?

自阿里巴巴集團於2015年提倡「3小時公益」的公益文化活動以來,阿里巴巴員工過去4年間積極響應倡議,業餘時間不忘投身公益。截至2020年3月底,阿里巴巴全體員工過去4年多所累積的總公益時長,已經超過115萬小時,相當於約131年時間。

單計2020財政年度(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阿里巴巴經濟體近11.7萬名全職員工參與公益活動的總時長達到39.9萬小時,人均花3.4小時於公益活動上。在濃厚的公益文化帶動下,38位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也身體力行從事公益,在2020財政年度的人均公益時長高達43.89小時。

「1萬小時定律」由現代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提出,意思指1萬小時是錘鍊一個普通人成為特定領域專家的所需時間。若按每天工作8小時、一周工作5天計算,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則需要約5年的時間。再過半年,「3小時公益」也會迎來「5年陳」。
阿里巴巴年陳文化:越釀越醇 阿里巴巴集團延續傳承「五年陳」文化

阿里巴巴集團過去4年半推出不少支持公益及環保的大型項目,包括倡導綠色及低碳生活「螞蟻森林」。

阿里巴巴集團過去4年半推出不少支持公益及環保的大型項目,包括倡導綠色及低碳生活「螞蟻森林」。

商業手法做公益

2015年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在16歲生日當天發起「3小時公益」倡議,號召每位「阿里人」每年拿出3小時閒餘時間從事公益活動。過去4年多以來,阿里巴巴集團也發起不少廣受社會關注公益項目,例如「螞蟻森林」倡導綠色及低碳生活、「團圓系統」協助尋找失蹤兒童、「一路護航」幫助救援車輛縮短通行時間、「疫苗快查」快速查找問題疫苗等等。

過去3個月,馬雲公益基金會及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先後資助美國及澳洲研究機構加快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工作,並已經先後向全球150個國家地區捐贈超過2億件抗疫物資,支援各地抗疫工作。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近日接受採訪時,被問及對公益活動的觀點。馬雲指出,做公益跟做企業是一樣的,最主要是有公益的心態及商業的手法,做公益一定要結果導向、效率導向、透明導向。

此外,阿里巴巴集團將於4月26日舉辦「橙點公益榜」線上頒獎禮,表彰踴躍於公益活動的「阿里人」及公益項目。入圍今屆「橙點公益榜」的15個公益項目或個人公益活動,涵蓋脫貧助困、兒童鄉村教育、反詐防騙、智能科技照顧長者、識別垃圾回收、文化保護及幫扶視障群體等,範圍遍及社會每個層面。

阿里巴人集團每年會舉辦「橙點公益榜」頒獎禮,表彰踴躍於公益活動的阿里巴巴員工及公益項目。圖為2019年「橙點公益榜」頒獎禮現場。

阿里巴人集團每年會舉辦「橙點公益榜」頒獎禮,表彰踴躍於公益活動的阿里巴巴員工及公益項目。圖為2019年「橙點公益榜」頒獎禮現場。

3小時公益 文化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