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印裔財金猛將憶述轉戰螞蟻金服 欣賞文化別樹一幟

螞蟻金服投資及企業發展部高級總監Kshitij Karundia稱,最欣賞集團「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此一價值觀,也令他想通不進則退的道理。

螞蟻金服投資及企業發展部高級總監Kshitij Karundia稱,最欣賞集團「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此一價值觀,也令他想通不進則退的道理。

異鄉工作的故事屢見不鮮,從螞蟻金服投資及企業發展部高級總監Kshitij Karundia(KK)的故事中一樣能找到。印度裔的他在2004年毅然到香港工作,先後任職三家國際投資銀行再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及螞蟻金服,但在15年的異地工作旅途中,惟獨阿里巴巴的價值觀與謙卑文化,為他帶來最與眾不同的體會。

Karundia加入阿里巴巴集團的時間不足五年,但跟集團的淵源可追溯至13年前,「2006年當我還在投資銀行的資本市場收購合併團隊工作時,跟阿里巴巴已有業務擴展的合作機會。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我也有參與上市籌備工作。」曾先後在高盛(Goldman Sachs)、洛希爾(Rothschild)及花旗集團(Citigroup)任職的他,累積十餘年資本市場打拼的經驗,終在2015年中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初期負責物色東南亞的投資計劃,推動集團全球化工作,今年二月轉至螞蟻金服,負責不同業務綫的投資與併購計劃。

十多年前當阿里巴巴剛開始海外市場的電商發展工作時,Karundia坦言當時已被阿里巴巴的創新能力、創辦人的目標與視野吸引著,例如提出獨步中外的企業價值觀。當他2015年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後,感到雀躍之餘亦不時跟朋友及同事開玩笑:「我的面試機會,在阿里巴巴的抽屜裡收藏了十年才被翻出來。」

Karundia最為欣賞的集團價值觀與目標,是「唯一不變的是變化(Change is only the constant)」。他闡述,以往任職海外企業期間,團隊會希望發揮各人的長處,故大部分時間都在員工的能力範圍及舒適圈內工作。加盟阿里巴巴集團後,事業發展過程趨向多元與多變,不再局限於自己的專長範疇,過去四年多時間,他因為輪崗而轉換最少三次職責,也令他想通不進則退的道理,「大家傾向將你放到舒適圈外,讓你能發掘更多潛在強項。」

阿里巴巴集團即將迎來20歲生日,Karundia期待這位「後青春期年輕人」能繼續發揚影響社會、貢獻社會的角色。

阿里巴巴集團即將迎來20歲生日,Karundia期待這位「後青春期年輕人」能繼續發揚影響社會、貢獻社會的角色。

阿里巴巴團隊樂於分享 促成謙卑文化

在Karundia眼中,在海外公司工作不時會萌生權力觀念(Entitlement),同事員工比較注重年資的長短。阿里巴巴的文化則傾向謙卑(Humbleness),一來團隊間彼此了解各自的專長,很樂意分享經驗;二來團隊有財經領域的「元老級人物」坐陣,例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集團首席財務官武衛,笑稱:「你沒有在他們面前炫耀能力的理由。」

他猶記得2015年底完成一宗業務項目後,蔡崇信親自分享在投資銀行工作經驗,建議他:「應要懂得放下金融投資,學會何謂策略投資(should unlearn financial investment, learn what’s strategic investment)。」分別在於前者要促成最高效益、最低成本的交易,而後者則是在此基礎上,繼續探討該宗交易能再貢獻甚麼,例如持續分析交易如何為客戶及業務構成不同的協同效應,繼而強化與合作夥伴的關係。他坦言,一切有關策略投資的技巧,都是從阿里巴巴了解,也體現如何將「客戶第一,員工第二」的價值觀,融入到實際工作之中。

在阿里巴巴準備渡過20歲生日之際,Karundia期待這位「後青春期年輕人」繼續發揚影響社會、貢獻社會的角色,又引用阿里巴巴其中一句土話:「在發展102年的旅途上,精彩才剛剛開始。」

20周年 使命 價值觀 阿里巴巴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