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豐收節金秋消费季啟動 阿里巴巴助推中國農業產業化建設

「金九銀十」秋收季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的獼猴桃種植戶正在享受豐收的喜悅。

(9月24日更新:阿里巴巴全電商平台的農業工具銷售統計、阿里雲協助發展數字農業)

田間稻穀黃,秋收正當時,在「金九銀十」農業收穫季節,山坡田野間的金黃麥穗與青稞油菜正值豐收,風吹麥浪的景象映照於農民笑臉上,也湧現於每位美食家期昐的目光中。淘寶直播、淘特及盒馬等阿里巴巴生態體系一直致力完善農業鏈路,讓更多農民笑逐顏開,提早實現美食家的期昐。

由中國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及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多個部門聯合發起的「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下稱豐收節)上周正式啟動,阿里巴巴集團作為合作平台,將有10大涉農業務參與,通過「新基建」、「新品牌」及「新業態」助推農業產業化建設,以數字化推進「新消費富農」。

互聯網及科技力量如何提高農業生產力及農村生活水平?或能從農業工具的銷售中呈現。

根據阿里巴巴全電商平台的銷售統計,今年9月1日至20日期間,農業用無人機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50%;自動化收穫機械如吸糧機及拖拉機,銷售量分別按年增長601%及154%;手動收穫工具如農用剪刀及鐮刀,銷售量按年升196%及58%;用於農產品物流配送的水果包裝盒,其銷售量按年增長500%。農業工具銷量增長的背後,反映今年全國各地的農業生產力及產量更勝從前。

淘寶直播發佈3年助農成績單 約11萬農民主播入駐

在新經濟的發展下,淘寶及淘寶直播帶來不少新的就業機會,也為中國各地農民開拓嶄新的帶貨渠道,在田地汗滴禾下土的農民,也可能是直播間裡擁有上萬粉絲的帶貨主播。

自淘寶直播2019年三月底推出直播助農項目「村播計劃」至今,淘寶直播平台累計獲得約11萬名農民主播入駐,他們用一場又一場的直播,將各自的家鄉特產通過電商平台賣到全中國,不僅成功推廣家鄉特色,還帶動一眾鄉親開拓新的收入途徑。

年近50的黑龍江農民李成斌,起初對直播的印象是網紅或女生在手機裡載歌載舞,後來卻通過淘寶開設小店「我在農村土特產」,直播銷售自家種植的大米及木耳。李成斌的淘寶店舖從一開始無人問津,到現時平均每月賣出數以萬元計的農產品。擁有超過七萬名淘寶用戶粉絲的他,也成為他當初口中的「網紅」。他說:「我們這個村一共只有80多戶人家,看著我播的好,有不少人也都學著開直播賣農產品。」

黑龍江農民李成斌通過淘寶直播推廣自家種植的東北大米。

來自江西省上饒市葛源鎮的90後農民主播余文巍,早年跟其他同村的年輕人一樣,為謀生計而背井離鄉,走南闖北,正因如此,葛源鎮里留下的都是長者與幼兒,幾乎成為「空巢村」。2019年,余文巍回到家鄉開設「食說新語」淘寶店,同時加入「村播計劃」,組織團隊開始農產品直播的創業之路。余文巍透露,他的直播間每月成交額能達到4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而且免費為村裡其他家庭直播帶貨,緩解生活困境。

村播計劃負責人唐溢介紹,農民主播已經遍佈中國31個省份,2,000多個縣域,他們學會直播後的平均每月收入,相當於從前的兩倍至三倍。此外,直播模式衍生規模化操作,例如農場管理、產品分發及技術支援等,平均每名農民主播帶動兩個就業崗位,在約11萬農民主播的支持下,共計為社會拉動約20萬個就業機會。

唐溢說:「我們建立了超過100所『村播學院』,為農民提供直播培訓課程、直播間現場實戰演練等,為農民主播提供從基礎設施支持、人才孵化培訓到地域品牌設計、直播帶貨產業規劃扶持、政策引導和資源協調方面的全方位支持。致力於幫助農民學會及用好『新農具』,做好『新農活』。」

淘特推「豐收節專區」讓美食走進縣域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助農新通道之一,淘特今年首次參與豐收節活動之中,9月12日至15日期間在淘特手機應用程式首頁設立「豐收節專區」,深挖中國400多個直供產地的生鮮食品建成「雲上大糧倉」,讓美食走進縣域消費市場,豐富小鎮家庭餐桌。

以往生產於偏遠地區的農產品,受物流成本高及商品化程度低等限制,難以高效地賣出農產品。另一方面,縣域消費者的食物選擇相對有限,未能充分滿足食客需求。過去半年間,淘特持續以「產地直供」助農模式,帶動中國近500個縣區、約11萬農業合作社將農產品賣到更多地方。一端連接農產品產地興農助農,一端連接超過1.9億年度活躍消費者,通過省去庫存、物流、分銷等中間環節降低成本,達致農產品「又好又實惠」。

在本屆豐收節,淘特深耕中國各地產業帶,從果蔬水產農產品,到糕點酒類食品,淘特把山珍海味與地方特產搬上「豐收節專區」,包括東北盤錦大米、江西尋烏紅心獼猴桃、浙江臨安山核桃、浙江台州大閘蟹與黃魚等穀物、水果及水產。

與此同時,淘特還聯動不同產地啟動「開桿節」、「開漁節」等豐收活動,幫助原產地農民搭建快速銷售通道,讓小鎮家庭品嚐來自秋天的鮮味。據淘特統計,9月12日至15日期間,米麵雜糧、時令果蔬兩大類別的銷售量較8月同期分別增長105%和70%。

淘特事業部食品生鮮運營負責人高子寒說:「這次豐收節,我們持續主打讓消費者時令嚐鮮,同時擴大品類,從初級農產品到深加工副食,是秋收季美味的一次大集合和大升級。通過擴大產地縱深產業,讓農副業增產增收,最終也豐富縣域消費,做到惠民。」

在今年豐收節活動中,淘特深耕中國各地產業帶,將山珍海味與地方特產搬上「豐收節專區」。

盒馬「產、供、銷」完善數字化基建 推廣小眾優質農產品

以往物流半徑不足500公里的甘肅民勤沙蔥,今天能夠遠銷廣州深圳;離開水面一天即腐爛的湖北藕帶,已是北京與上海超市的常見蔬菜;皮薄肉嫩的小櫻桃,近年也在陝西與四川的蜀道以外覓得。

過去數年,盒馬力求構建「產、供、銷」三端全鏈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讓商貿流通更高效穩健。很多特色、小眾的新農產品通過盒馬而觸達更多消費者,也逐漸形成「品牌化」效應。

今年年中,盒馬首次將民勤沙蔥帶出中國西北走向全國,各地消費者對這一西北小菜展現非凡熱情,產品今年6月於盒馬上架初期,不少門店僅用半日便售罄。同時,民勤沙蔥的銷售量增加,攤薄物流運輸成本,從前的甘肅特產,現在已成為全國各地的家常配菜。

沙瓤多汁的番茄,由於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出現耗損,以往只會現身於短途物流供應鏈,導致優質的番茄未能送到全國的餐桌上。盒馬以發展生物多樣性農業為樣本,在江蘇省鎮江市戴莊村發展「盒馬村」,為戴莊番茄守住沙瓤多汁的特性,包括精細化調整農產品種植計劃,以及探索出按季節「以銷定產」的合作模式,由農戶種植符合標準的農產品,由盒馬負責商品推廣和銷售,讓這些原本寂寂無名的優質蔬果逐漸為人所識。

把「產、供、銷」鏈路打通,中間的供應鏈環節極為重要。盒馬升級傳統的供應鏈,打造覆蓋全國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系。以倉儲、包裝、配送分佈式作業為主的傳統供應鏈中心,盒馬在此基礎上增加暫養、生鮮加工、中央廚房等功能,並引入更多技術支持,目前很多基於供應鏈的技術研發都已經進入市場測試階段。

今年7月下旬,面積超過160萬平方呎的盒馬首個自建供應鏈中心在武漢落成,預計明年年初投入使用;位於成都、上海、杭州、西安等地的自建供應鏈中心也在建設當中。

盒馬通過「產、供、銷」三端全鏈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帶領民勤沙蔥「走出」甘肅,成為各地的家常配菜。

阿里雲AIoT技術助水稻種植數字化

在中國江蘇鹽城市鹽南區的稻田,依託數字化智能管理平台及物聯網技術,技術人員無需到現場就可以灌溉千餘畝水稻地;利用智能一體桿上的高清攝像頭,可以實時查看田間地頭的情況,通過釘釘下發生產任務,每日大量生產數據被記錄沉澱,將傳統農民的種植經驗轉化為「種植模型」。

數字農業通過AIoT、區塊鏈、遙感AI等技術,將農田、作物、環境、種植、銷售等資訊全面數字化,從而幫助農業企業實現標準化生產管理,不僅為農業生產帶來轉型升級,還延展了產業鏈:全程可溯源的稻米更容易成長為原產地品牌,產、供、銷全鏈路數字化的「農業產業化」的新模式正在形成。

珠溪一米(江蘇)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在鹽南高新區承包一片復墾地,通過阿里雲「耘田數字化智能管理平台」的協助,地裡水稻生長的各種指標一目了然,田間地頭立起阿里雲智能AIoT一體桿,可監測溫度、風向、土壤濕度、稻田長勢、病蟲害等各類指標,並實時反饋到智能平台上。技術人員根據指標情況及算法分析,製訂每日生產計劃,並通過釘釘推送給員工。

目前,阿里雲已經在中國浙江、湖北、安徽、江蘇、山東、陝西、海南等11個省及直轄市落地「數字農場」。海南萬寧數字鳳梨基地通過數字化標準得到市場認可,今年上半年,該基地的第一批金鑽鳳梨銷售火爆,助農民提高收入。

欲了解更多2021豐收節及阿里巴巴興農助農的故事,可瀏覽:
深耕助農, 授人以漁—阿里巴巴數字助農故事專頁
「數字灌溉」、「種植模型」湧現田間 阿里數字農業助水稻種植升級(2021年9月)
菜鳥在1,000多個中國縣域落地鄉村物流 將農村包裹送得更遠(2021年9月)
海歸金融碩士助中國山村木耳產業化 淘寶直播推動產業蓬勃發展(2021年9月)

立即訂閱阿里足,緊貼阿里巴巴集團最新發展動向,通過新聞故事專題文章了解創新科技電子商務及智能物興議題的嶄新趨勢。

淘寶直播 淘特 盒馬 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