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業績電話會議發言

阿里巴巴集團公佈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季度業績(詳見另文:阿里投入AI與大消費見效 雲加速增長至34% 即時零售營運效率提升),以下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業績電話會議的發言內容。


各位投資人朋友,歡迎參加本季度的業績電話會議。

過去一個季度,阿里巴巴集團業績保持穩健增長,集團整體收入剔除高鑫和銀泰後同比增長15%。我們對核心業務的投入持續見效,中國電商CMR同比增長10%,雲智能集團收入同比增長34%。

接下來,我想具體分享我們在AI+雲和大消費平台的最新進展。

在持續强勁的AI需求推動和公共雲收入增長的帶動下,阿里雲在收入增長34%的同時,外部商業化收入也加速增長29%,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9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同比增長。

在雲計算市場,我們看到兩大趨勢正在加速顯現:一方面,隨著AI應用加速落地,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企業客戶傾向於選擇具備AI全棧技術產品組合的雲計算廠商;另一方面,客戶對AI的使用深度和廣度同步提升,顯著拉動了對計算、存儲、數據庫等傳統雲產品的需求。這些共同推動本季度阿里雲的外部商業化收入加速增長。

本季度,我們持續投入全棧AI能力的提升,覆蓋從高性能AI基礎設施到AI基礎模型、再到AI開發框架的完整技術體系。其中,我們發布的通義旗艦模型Qwen3-Max,在大模型調用Coding解决真實世界問題、Agent工具調用能力等專項測試中,均處於全球第一梯隊。

全棧AI技術能力已經成為我們的關鍵競爭優勢,阿里雲在多個細分領域的市場份額全面提升:在混合雲市場,阿里雲已成為核心參與者,增速超過20%,超過市場平均增速,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在金融雲市場,增速亦領先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在中國AI雲市場份額也保持領先,超過第二到第四名的總和。近期,NBA、萬豪、中國銀聯、博世等,都與阿里雲達成AI合作。

上周,我們正式啓動千問項目,我們希望基於最先進的模型,目標打造最聰明的個人AI助手,目前千問App公測版上線一周,新下載量已經突破1,000萬。

千問項目的啓動,意味著阿里巴巴在AI To B與AI To C兩個方向齊發力。在AI to B領域,我們希望做世界領先的全棧AI服務商,服務千行百業不斷增長的AI需求;在AI to C領域,基於性能領先的模型和阿里生態優勢,打造面向C端用戶的AI超級原生應用。

一方面,Qwen3-Max的整體模型智能水平、工具調用能力都已達到全球領先,結合阿里豐富的用戶場景,我們在測試版的千問App上看到用戶的留存率大幅提升,所以我們認為全力入局AI to C正當其時。

另一方面,AI和阿里生態的協同效應,是更大的想像力。阿里是中國唯一擁有領先模型+豐富的生活和消費場景的公司,未來千問將陸續接入電商、地圖、本地生活等業務生態場景,希望率先打造未來的AI生活入口。在AI重塑和生態協同的共同驅動下,我們有信心創造更大的用戶價值。

在消費領域,我們繼續推動各業務深度協同,大消費平台效應初顯。

本季度,電商CMR保持10%的增長。即時零售業務UE顯著改善,履約效率提升,用戶留存增强,平均訂單價格提高,業務規模持續增長也帶動淘寶App的月活躍消費者快速增長,同時帶動CMR的增長。

天貓品牌也加速接入即時零售,截至10月31日,約3,500個天貓品牌將其線下門店接入即時零售業務。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即時零售與阿里其他業務的生態協同效應,並在擴大規模的同時持續改善UE,滿足更多消費者對全平台多元化產品和服務的即時需求。

10月1日,高德DAU峰值突破3.6億,創歷史新高。9月我們上線了高德掃街榜,用戶活躍度顯著上升。10月,掃街榜日均DAU超過7,000萬,日均評論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未來業務增長潛力很大。掃街榜通過用戶的「行為+信用」,構建了一套線下服務的信用體系。我們相信,提升消費信任一定有助於提振消費者信心,讓商家專心經營、消費者放心消費,促進線下服務業更健康可持續發展。

面向未來,我們將繼續投入AI+雲、大消費平台兩大核心業務,並在AI領域面向 to B和to C市場齊發力,以激發核心業務之間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成為驅動阿里巴巴持續增長、邁向新高度的動能引擎。

立即訂閱阿里足跡,緊貼阿里巴巴集團最新發展動向,通過新聞故事及專題文章了解創新科技、電子商務及智能物流等新興議題的嶄新趨勢。

AI 吳泳銘 大消費 阿里巴巴 阿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