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總務線總裁劉菲:冀辦公園區綠色實踐推動低碳創新


氣候變化為人文及社會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企業轉向低碳排放的營運模式已成全球共識。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總務線總裁劉菲認為,不少社會正在推進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最初都來自企業內部的實踐繼而普及,並藉著2023年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分享阿里巴巴建設綠色低碳園區的理念及技術應用。

劉菲接受《阿里足跡》團隊訪問時表示:「對阿里巴巴而言,ESG意味著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為解決一系列全球性挑戰提供行動框架,也是阿里巴巴走向102年的重要基石。」他續指,其實E所代表的環保及綠色實踐可以從自建工作園區開始,率先應用各種創新的綠色低碳技術,同時為員工提供舒適宜人且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繼而推廣至更多辨公環境,甚至向全社會分享經驗。

以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園區A區及B區為例,位置毗鄰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物種豐富而生機勃勃。其中,西溪A區內設有3.2公頃自然水體及超過100種植物,設計上大致保留濕地及溪流原生態,同時在濕地之上精巧設計散步徑,濕地旁邊點綴室外半開放的會議和活動空間,讓自然與辦公建築群落融為一體,增強員工與自然環境的聯繫。

為進一步減少碳排放及提升水資源管理,阿里巴巴在去年中發佈的《阿里巴巴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報告》製訂辦公園區的目標:到2025 年,自建園區單位面積碳排放及員工人均耗水量,都比2021年降低15%。

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園區A區設有3.2公頃自然水體及超過100種植物,設計上大致保留濕地及溪流原生態,同時在濕地之上精巧設計散步徑,增強員工與自然環境的聯繫。

將可持續營運模式融入建築設計與員工激勵措施

劉菲說,西溪園區作為阿里巴巴全球總部園區,隨著公司發展已經持續開發建設近10年,過去10年間,不少獲得好評的ESG實踐都是從西溪園區開始,逐步推廣至中國內地其他辦公環境,當中可以從園區設計、濕地水質管理、辦公及戶外場景能耗管理,以及員工減碳激勵措施等四方面出發。

劉菲表示,阿里巴巴自建園區從設計、用料、施工到營運都遵循綠色原則,未來所有新建設的自建園區都將達到 LEED(金級)認證和中國綠色建築標準。其中,LEED的評核標準包括但不限於水資源效率、建築材料與資源、室內環境質素、設計創新等因素,是為鼓勵業界設計更健康、更環保的建築準則。

此外,阿里巴巴也會積極探索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將舊有建築改造為辦公空間,從而避免拆除和重建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即將投入營運、由舊有工廈改建而成的杭州高橋雲港園區便是一例。

在水質管理方面,西溪園區A區內的濕地生態水質已經達到並保持中國內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類及以上要求,水體清亮,而且實行「以漁活水」的方式,讓濕地魚類及底棲生物充分發揮生態調控、淨水及修復等功能,維護濕地生態。

用水循環方面,西溪園區B區按照「海綿城市」的設計標準建造,意思是指園區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應對雨水洪水管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而這個設計也幫助阿里巴巴在2022財年(2021年4月初至2022年3月底)回收超過10,000噸雨水,用於綠化灌溉。

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實行「以漁活水」的方式,讓濕地魚類及底棲生物充分發揮生態調控、淨水及修復等功能,維護濕地生態。

與能耗寶合作識別閒置能耗及異常用電

在用電管理方面,園區和阿里雲能耗寶一起合作,通過物聯網IoT及人工智能AI技術,阿里巴巴已經開發行業領先的園區數字化運營平台產品,為園區裝上智慧設備,能耗寶提供的智能控制算法能夠根據氣象變化、室內環境溫度光暗、員工人流變化等因素,預測及控制空調及照明方案,識別閒置能耗及異常用電情況,從而大幅降低能源消耗,而西溪園區的能耗節能率已經連續3年處於5%或以上。

劉菲補充:「我們也在積極在園區用電方面尋找清潔能源替代,例如已經100%全面使用太陽能路燈,並在園區屋頂安裝廣泛的分佈式光伏,目前園區可再生能源已經達到總能耗的約30%。」

為了引導及鼓勵員工參與減碳活動,阿里巴巴搭建個人減碳行為激勵平台「有心」,通過參與隨手關燈關空調、順風車、塑膠回收、雙面打印、紙箱回收、減塑行動等低碳良好行為獲得積分獎勵,兌換綠色環保的禮品,同時為員工建立減碳帳戶實時綠色足跡,培養低碳行為意識。劉菲分享,在2022財年有超過15萬名阿里巴巴員工參與「有心」,完成將近284萬次減碳行為。

挑戰見於如何平衡綠色技術與員工體驗

要在龐大的辦公園區引入綠色低碳建設及技術,繼而推行至中國境內其他辦公環境,背後牽涉的決策及投入不容小覷。劉菲回顧決策過程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最大化綠色解決方案的投入產出比率。

為了平衡綠色技術與員工體驗,將綠色解決方案的投入與產出最大化,阿里巴巴一方面在自建園區引入減碳及節能技術如能耗寶智能空調調節系統,以最經濟的能耗滿足員工的辦工需求;另一方面因應各個辦公園區的特色,判斷及取捨需要引入的綠色技術。

例如杭州降水量較多,西溪園區B區及C區的建設就引入「海綿城市」設計,提升用水管理;中國北方的氣候比較乾燥,位於北京的辦公園區則全面引入一級用水效率潔具,採用北方耐旱植物景觀,從而減少水資源消耗。

不論是園區使用的數字化運營平台,或是鼓勵員工參與低碳行為的平台,阿里巴巴集團不少可持續發展的實踐都是從內部項目開始,每個團隊員工抱著參與節約和公益的初心,演進到號召全社會參與低碳。

劉菲指出,阿里巴巴將會一直關注新綠色技術的發展,做好自身建設和運營減碳的同時,也會研究和探索林地和海洋碳匯,即通過植樹造林、海洋儲碳等措施吸收温室氣體,攜手生態夥伴為實踐碳中和貢獻一分力。

立即訂閱阿里足,緊貼阿里巴巴集團最新發展動向,通過新聞故事專題文章了解創新科技電子商務及智能物興議題的嶄新趨勢。

劉菲 能耗寶 阿里巴巴 阿里雲